在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中,平阳县以其卓越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,成为首批水生态修复示范试点县的璀璨明星。自2020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水生态修复示范试点县以来,平阳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以鳌江与飞云江为主要治理对象,创新实施“加减乘除”工作法,重点加强生态修复、污水治理、治水体系建设、水生态价值塑造等,不断提升良好水生态环境普惠度,全面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跃上新台阶。
生态修复做“加法”,筑牢水源保护屏障
平阳县在生态修复领域下足“加法”功夫,围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,实施了五十丈水源地生态缓冲带建设和“千吨万人”饮用水水源保护区“划”“立”“治”重大项目,实现生态修复面积8670平方米,完成6个“千吨万人”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区范围调整与划分。同时,因地制宜实施平原河网生态修复通过平原河网生态修复项目,如瑞平塘河(昆阳段)水域采用湿地生态保护+支流生态修复+主塘河治理同步的综合修复方式,完成生态修复面积43.62万平方米,生态护岸改造11.9千米,不仅重现了水清岸绿的自然美景,还荣获省级“五水共治”实践窗口等殊荣。瑞平塘河平鳌片水系以水为媒建成鳌江镇“城市绿肺”九叠河湿地生态公园,此举推动水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实现“工程治水”向“生态治水”转变,展现了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共生。
污水排放做“减法”,源头管控见成效
为实现污水零直排,平阳县以工业园区和城镇为重点,全面推进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,基本实现城镇“污水零直排区”镇街创建全覆盖。完成昆鳌、萧江、东海3座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提标改造工程。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网278km,提标改造农污设施50个,实现全域584个农污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。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,并编制“一口一策”整治方案,进行分类整治,实现了从源头到末端的严格管控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有效减少了污水排放,提升了全县水环境质量。
有效监管做“除法”,织密水环境治理网
平阳县不断创新水生态治理管理模式,完善“3+2”三级河长体系,强化考核与监督机制,确保各级河长履职尽责。同时,依托科技力量,创新推出“护水e路行”基层单元特色场景,联动全县各级人大基层单元建立水环境“民情数据库”,拓展“监督链”时空闭环。健全水环境监测监控体系,建成6个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,实现全县重要水系自动监测全覆盖。同时,建设河湖管护综合管理平台,模块化推进流域数字化监管,实现了水环境的智慧化、精细化管理,为水生态安全保驾护航。
兴水促发展做“乘法”,激活绿色经济新引擎
平阳县充分利用河湖生态优势,大力发展观光农业、水上休闲等绿色产业,成功打造6个省级“水美乡镇”和10个“水美乡村”,实现了水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。通过深挖水乡文化历史底蕴,通过“古村+非遗”“文化+旅游”模式,重点培育“塘河游憩”“水乡民居”等旅游线路,引入水上休闲、水乡民宿、创意农业等水经济项目,着力打造水乡特色品牌和乡村旅游胜地,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和水经济项目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四年来,平阳县通过水生态修复示范试点县建设,有效深化水环境治理,加强水生态修复,优化水资源配置,强化水安全保障。这一系列成就不仅为平阳县自身的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,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,也为全省水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“平阳经验”。
来源 |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平阳分局